防治知识

分区分级细化到县,提升防控精准性

 

  分区分级防控细化到县,而不再是以省级为单位开展工作,有助于提升疫情防控的精准性。

  2月25日下午,在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目前各地疫情发展态势不尽相同,如果仍然以省级为单位开展工作,不仅防控措施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因此需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所谓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就是对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据疫情严重程度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三类。”

  综合多方数据来看,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果已经非常明显,向好的势头在继续巩固。在此前提下,采取分区分级的精准防控,不仅符合当前疫情防控的客观现实,也是尽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的实际需要。

  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23”重要讲话中,就深刻分析当前疫情形势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就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作出部署、提出要求。而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要以县(市、区、旗)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

  结合这些背景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再次明确,湖北、北京以外地区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低中高三类风险等级,具有双重信号意义。

  一是,与以往多是以湖北和非湖北地区为界的分级标准不同,这次进一步精准到湖北、北京以外地区,说明北京疫情防控的弦仍在绷紧,这与北京疾控中心最新的表态——“北京防控形势远没有到放松的时候”,形成呼应。二是,在多省份下调响应级别后,一些地方还得继续把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下沉”到县区,最大限度提升防控的精确性。

  这是由每个地方疫情发展态势不尽相同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像目前全国已有1396个县(区)无确诊病例(占46%),还有一些县(区)累计病例很少、基本没有新增病例。若忽视这种实际差异,继续“一刀切”沿用以省级为单位的防控标准,就可能显得“大而不当”,既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也将耽误复工复产。正如钟南山所指出,当前阶段一些地区下调防控级别,一方面是“该紧的紧,该松的松”;另一方面,也对发展生产是有利的。

  忽视疫情发展变化,片面追求所谓的“严控”,既损耗防控精力和资源,影响防控效率,也加大对生产、生活的不必要影响,这与盲目“放松”一样,都应该警惕。而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也并不是说低风险地区就完全不再要防控,高风险地区就一概不能复工复产。而是说,要依据不同的风险划分,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作出更科学、更精准的平衡。而相较于前一阶段以省级为单位的防控,细化到县区后,也更考验地方的综合治理能力,需要各地把防控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在疫情防控积极信号越来越多的关头,启动细化到县的分区分级防控,其实就是通过提升防控精准度来为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恢复正常秩序抢空间、抢时间,将疫情对社会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当然,分区、分级防控的标准进一步细化,并不代表防控意识可以弱化,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个人,该有的防控警惕不能少,不该有的松劲松懈也不能有。

TOP